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幸福+”科学教育,打通科技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路径,着力培育未来科学家。
建校以来,学校践行跨学科教学理念和“班墨”文化精神,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以“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工程思维的创新少年”为目标,持续构建“1+5+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
学创,整合课程。学校建立体验式多元课程体系,打通单元内和跨单元、学科内和跨学科、相关拓展类的逻辑联系,融合学科知识、生活实践、课内学习、课外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生活积累和生命感悟。
融创,社团课程。学校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包级式管理、分层式走班、套餐式课程、兴趣式选择、合作式授课、综合式评价,开设“七彩校本课程”。现有社团116个,其中科学类71个,利用校本课程及课后服务时间,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生活注入新活力。
玩创,活动课程。学校广泛开展校园科技节、艺术节等节日类活动,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主题类活动,科学实验、机器人竞赛、编程马拉松等特定活动,通过全学段、多学科、广领域的科创教育实践,为学生畅享科技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乐创,实践课程。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式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各年级的项目式STEAM(跨学科教育模式)假期实践作业,将生活体验、探究创造、劳动教育、主题研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自我改进、自我评价。
博创,研学课程。学校利用乡土资源,组织学生走进枣庄市科技馆、枣庄市博物馆、墨子纪念馆等场馆开展研学活动。活动中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参观学习、形成成果,深入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跨学科操作能力。
在科创教育中,学校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着力打造三大平台,有力促进科创活动高质量开展。
建设资源支持平台。在硬件方面,学校目前建设高标准2000余平方米的STEAM创客中心,包含创客分享、创意物化、智创未来和互动体验,建设3D打印教室、木工教室、陶艺教室等专业教学空间,作为学生科创教育和实践体验的重要场所;在软件方面,利用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AI课程云平台、名师科创工作室等平台,拓展科创实践课程内容。
建设科创活动平台。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比赛,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培训和辅导,带领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实践精神。科创教师在假期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难题。
建设多维共育平台。学校开展家校社合作,共同参与培养,形成教育合力。定期组织家长进课堂,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家长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精心备课,以科普宣讲和实操演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与枣庄学院等机构合作,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图书馆,体验高新技术设施和精密实验设备,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聘请各领域专家担任辅导员、作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学校多维共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了科普资源的利用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对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创教育中,学校将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与评价标准紧密结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从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5个维度开展评价,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多维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估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精准性,强化核心素养培育,同时推动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成长。
学校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转变各个评价维度之间独立的关系,强调协同作用与整体视角;在综合评价中,尊重学生在“五创”中的发展潜能,细心观察、用心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关注创新教育中的不充分、不平衡情况,及时反馈调整;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记录真实、丰富的评价数据,测试学生真实发展水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又关注成长轨迹与内心变化,培养具备科学精神与工程思维的创新少年。
学校“幸福+”科学教育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师积极参与的特色活动。数据显示,在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人格特征、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均显著提升,创新素养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科创比赛中获奖。自2023年以来,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00余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超过100人。在2024年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夺得个人、集体项目冠军2项,获奖数量及人次位居全省前列。教师团队发表论文70余篇,30余人次获评省、市级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
学校“幸福+”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在枣庄市及全国百余所学校推广应用,受益学生20余万人。教师团队在天津、新疆、广东、重庆等省(区、市)多次举办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2024年3月,学校在枣庄市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新闻发布会上,向与会的多家媒体进行成果分享。同年5月,学校承办山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在第二届中国高质量发展论坛、第十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作经验分享,与会专家、教授对“幸福+”科学教育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于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