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东西湖区园博园学校的学生们以出色的表现备受瞩目,他们在湖北省选拔赛中荣获ENJOYAI赛项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这项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的比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在园博园学校,科技教育的种子早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他们的创新能力正在渐渐绽放。
走进园博园学校,科技感与创意并存的校园环境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人工智能社团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重要学习平台。学校电教主任吴小康正在为知识渴求的学子们讲授无人机与机器人设计的奥秘。课堂氛围热烈而充满期待,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来自三年级的卢诗妍同学在本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兴奋地表示:“我一直想学习无人机,这次机会让我实现了梦想。”类似的经验在园博园的每个学子身上都在上演。
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经历了设计与“试飞”的实际操作,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一班的邢志远同学希望能设计一款人形机器人,帮助父母做家务,体现了孩子们早期对科技的想象和渴望。与此同时,谢嫤如同学则在搭建小动物模型中融入自己的喜好,充分展现了个人创作的魅力。
园博园学校的人工智能社团成立于2018年,至今已有200名成员,近1000名同学参与过相关活动。社团课程涵盖机器人拼装、创客课程与编程等,致力于培养孩子们全面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通过团队分工与实际操作,孩子们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实践中的“创想家”。
尽管每位学生都付出了诸多努力,比赛中的挑战却并非易事。四年级四班的李睿洋同学在比赛中遇到了程序调试的问题,他感慨道:“比赛最难的就是调程序。”然而,凭借着在老师指导下的充分准备,他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三等奖。另一位同学詹子宸在电机故障后迅速求助,借用备用电机后顺利完成比赛,赢得了二等奖。这不仅是孩子们的胜利,更是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吴小康主任分享了孩子们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与成长。他指出,尽管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困难,但他们都展现了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创新思维。他强调,科技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孩子们在失败与成功中都得到了成长。
校方对此次比赛的重视源于对未来教育的深刻理解。在园博园学校,充分利用创客教室与科技设备,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与活动组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学校挂职副书记吴孟洋介绍,学校强调科技创新教育师资的优化与提升,激励老师们参加提高课程质量与创新能力的培训。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各种科技赛事中积极参与并展现出色的表现。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东西湖区在这方面不断创新与前行。教育局始终坚持“培基固本、厚积薄发”的思想,推动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未来将继续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正如吴孟洋所说:“我们希望利用科技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具竞争力。”
综上所述,园博园学校的成功不仅是单纯的赛事成果,更是科技创新教育实践的集中体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中,孩子们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他们的未来铺路。即将到来的科技时代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园博园学校正致力于为社会培养这些栋梁之材,向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