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手机网页入口

地方和学校的经验与做法98丨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廿年创客教育磨砺学生创造力—球盟会
地方和学校的经验与做法98丨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廿年创客教育磨砺学生创造力
2025-03-07
[摘要]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我们一起来看地方和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与做法——

  2023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柳州八中)秉承“让所有不同的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行动,发挥学科教学、科技创新等办学特色,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

  早在2003年,学校就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培养科学兴趣为核心,以提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主线的创客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三年不间断、从兴趣到创造”递进式创客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融通的“教、学、研、做、创五位一体”创客教育平台,实施“问题引导、项目驱动、赛创融合、情境体验”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创客教育改革落地的保障机制,形成“趣·创”创客教育理论。该课程体系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创新思维,养成敢于探究、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并通过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创客空间平台、资源不足,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动手能力偏弱;促进创客教育常态化实施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为了不断完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坚持不断研究与实践,促进创客教育常态化。

  一是研究探索阶段(2003年-2009年),学校研究制定《打造科技特色品牌,创建八桂名校——柳州八中五年发展规划》,成立机器人工作室等4个众创空间,组建兴趣小组,初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球盟会官网入口

  二是建设创客空间平台阶段(2010年—2015年),整合信息技术与劳技课程,开发每周两节连上的编程与技术校本课程,自2010年起在两个班级开展试点教学,同时建构创客教育理论框架。

  三是全面推进与推广阶段(从2016年至今),将创客教育纳入学校日常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在全校全面实施,同时在广西11所中小学推广应用。

  (一)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三年不间断、从兴趣到创造”的递进式创客教育课程体系

  率先将创客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体系,每周开设2节连堂的“理论+实践”课程。基于“从兴趣到创造”的理念,七年级以兴趣培养为目标,以编程为载体,开设“编程与学科结合”“人工智能”探究课程,同时开展手机APP制作等社团活动;八年级以培养创造技能为目标,开设“3D打印与设计”“激光雕刻”技术课程,并到东风柳汽等校企共建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九年级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并开展创新发明比赛,选拔科技兴趣浓厚、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实施以创造为目的的科技竞赛培养。并且,对应七、八、九年级,编制“编程九宫格,探索编程奥秘”等创客活动案例库10个,开发“逃生公交车”等创客微视频30余个。

  为学生创意成长搭建新的空间,促进学生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创。校内,建设校园创客空间,2004年成立的柳州首家机器人工作室在2017年成为柳州市首个市级备案的中学生众创空间,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每年参与人数达3000多。校外,共建创客教育联合体,与广西科技大学、东风柳汽合作建设了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与柳州市科技馆共同开设“科技创新校外第二课堂”,与电子科技大学竞赛队“结对子”建立“创客教育理论指导平台”。

  球盟会官网入口

  问题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将想法变成现实。

  项目驱动:设置 “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跨学科、跨年级进行问题分析、信息挖掘、小组讨论、设计方案、作品优化,完成创意作品。

  赛创融合:以科创类竞赛为载体,引导学生“赛中学”“赛中做”“赛中创”,强化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思维。

  一是将创客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柳州市第八中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改革落地落实。

  二是建立政校企合作多元投入机制,共投入200多万元,建立了6个功能齐全的创客实验室。

  经过20余年的改革、探索、实践,柳州八中创客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每年受益学生近5000人。

  一是为学校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创客教育,柳州八中的育人水平不断提升,将一所普通初中打造为一所独具特色、引领地区的优秀中学。学校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和自治区级奖项,如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单位科普示范学校、2018-2020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广西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等。

  二是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获得显著提升。近5年来,柳州八中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多人次,包括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组一等奖等荣誉。

  三是形成社会引领辐射效应。柳州八中科技教育成果或学生作品被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等媒体20多次报道,在广西11所学校进行推广, 40多所学校到校交流。学校成功举办2017年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及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学校还应邀参加第八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和东盟国家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柳州市第八中学立足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缺失、创客平台资源不足、创客教育缺乏常态化保障机制等现实问题,开展了长达20余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学校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递进式创客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融通的五位一体创客教育平台及“问题引导、项目驱动、赛创融合、情境体验”的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创客教育改革落地的保障机制,并探索性提出“趣·创”创客教育理论,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获得显著提升,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具有借鉴推广价值。(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宋乃庆、罗士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