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万家灯火同传“廉音”,家风承诺、非遗唱廉、书画颂洁,让清风正气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
近年来,湘潭市雨湖区以“深挖红廉资源、织就单元清风网、点燃万家廉灯火”的生动实践,书写着“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雨湖答卷。
千年雨湖,一片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土地,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如何让这份宝贵的“红”催生更纯粹的“廉”,雨湖区的答案是:深挖、活化、融合!
在罗祖殿清廉文化教育馆,刚听完展馆讲解的几十名干部围坐一圈。一方白幕悄然亮起,随着老艺人手中竹竿挑动,纸影人物跃然幕上——陶母“封坛退鲊”拒收腌鱼的故事正被娓娓道来。幕布后沙哑的唱腔念着“身为官,要清廉,不义财,切莫贪……”台下观众聚精会神,有人轻声跟念,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一场演出结束,掌声雷动。“没想到几百年前的廉洁故事,被这‘纸片子’演得这么活!”一位年轻干部感叹道。
这是雨湖区纪委监委巧手“穿针引线”,将散落的廉洁明珠——唐兴寺廉吏故事街巷、罗祖殿清廉教育馆、白石社区家风讲堂等,精心串成一条“清风之旅”专线,党员干部在零距离感受清廉思想洗礼的一个场景。
2022年6月,在千年雨湖优秀文化和红色清廉基因基础上推出的廉洁文化旅游线路“清风之旅”启动运行,雨湖区将其纳入了全区各级党组织主题活动。
2023年,“清风之旅”吸引1500余人次“打卡”,2024年迎来155批次4702名党员干部沉浸式体验,在实景课堂中感悟“清廉是福”。
“这不仅是条旅游路线,更是穿越时空的清廉对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感慨。
走进窑湾街道宽裕粮行,毛主席“念亲不为亲牟私”的故事不再尘封于史料,而是生动展陈,成为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鲜活教材。姜畲镇的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遗址、响水乡红星村黄君珏烈士陈列馆,革命先辈的铮铮铁骨与清廉操守,被精心提炼,成为党员干部对照的“明镜”……这些旧址里的“清廉课”是雨湖区各乡镇街道在区纪委监委指导下,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打造的可观、可感的廉洁文化传播新阵地。
“雨湖区的历史底蕴和红色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红色资源里‘挖宝’,把那些闪光的廉洁元素找出来、用起来,我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精心打造一批叫得响、有温度的廉洁文化阵地,让其真正成为滋养党员干部廉洁品格的活教材,实现红色基因传承和廉政教育效果的‘双提升’。”雨湖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道。
在深挖资源打造阵地的同时,雨湖区结合“镜鉴”警示教育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2023年至今,全区各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32场,讲授廉政教育党课1169场,组织廉洁文化活动165场,推出《清廉雨湖》微电影、《青年清廉》等廉政节目,多维度、全方位强化思想引领,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为政清廉的信念根基。
清廉建设不是“独角戏”,而是全域参与的“大合唱”。雨湖区创新“7+1”清廉单元建设模式,以党委主抓、纪委协调、单位实施、社会参与机制,推动全域清廉共建。
校园里的“廉”萌芽。“如果有同学在班干部选举中,私下拉票,给其他同学一些利益诱惑,比如请同学去打游戏、给零食、代写作业等等。请问这是否属于不廉洁行为呢?”……雨湖区各中小学校常态化把清廉教育纳入思政课程,把廉洁理念植根到学生思想深处。清廉学校建设以来,各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廉洁主题班会、廉洁文化手抄报、廉洁红色家风家训、“清廉社区”研学等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医院里的“廉”防线。 步入雨湖区妇幼保健院,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医护人员自编自演的《九项准则》微视频,走廊里张贴的廉洁典故无声提醒。区卫健局深挖行业故事,原创“红润雨湖·医者行”“廉洁行医”系列微视频,将清廉建设深度融入诊疗日常,为“白衣天使”筑牢廉洁行医的堤坝。
城乡处处见“廉”景。 在雨湖,清廉元素早已跳出“展厅”,融入城乡烟火。老旧小区改造,广场街道和平社区的“清风荷韵”墙绘跃然巷陌;美丽乡村建设,楠竹山镇罗金塘村、姜畲镇易建河村的“廉言廉语”与景观有机相融;社区活动,昭潭街道宝丰街社区“猜廉洁灯谜”“书廉洁春联”成为节日新俗。
这场全域参与的清廉“大合唱”,唱响的不仅是制度约束,更是价值认同。当每一个单元都成为倡廉的阵地,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廉洁文化的传播者,清廉便从外在要求内化为雨湖的内在基因。这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正是滋养社会清朗生态、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廉洁文化的力量,在于直抵人心、融入日常。雨湖区善用“家”的温情纽带和“艺”的感染力,让清风正气在万家灯火中流淌、升腾。
家风助廉“敲边鼓”。 “家廉才能万事兴!”在曾国藩家风博物馆,110余名“一把手”配偶郑重写下《助廉承诺书》。“家庭助廉·团团圆圆”“传承湖湘家风”等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邀请专家、名人之后分享家风故事,累计覆盖数千家庭。一封封劝廉家书通过《湖湘家书里的清风廉韵》节目,在全区阅读会上深情诵读,让清廉家风成为抵御歪风的“护城河”。
群众唱响“廉”主角。廉洁文化在雨湖,不是曲高和寡,而是众人拾柴。窑湾街道的“故事汇”把课堂搬到群众身边,风车坪社区的纸影戏《包青天》引得满堂喝彩。更动人的是那份自发参与的热情:退休教师创作反腐快板,小学生手绘“清莲”版画,民间巧匠剪出“莲花廉字”窗花……
笔墨丹青颂“廉”心。华银生态园内,“笔墨颂清风”书画展长年“驻场”,40幅精选作品,从孩童稚嫩的荷花版画,到名家寄情于竹的水墨,再到党员干部笔走龙蛇的清廉箴言,无不于方寸间传递着崇廉尚洁的追求。162件征集作品背后,是干部群众对清廉价值的共同书写与认同。“看的是书画,悟的是廉心,绷紧的是纪律弦。”一位观展干部深有感触。
在雨湖,清风廉韵不是悬在空中的口号,它深植于红色沃土,生长在单元细胞,更流淌在万家灯火。
从革命旧址的沉思到校园课堂的童谣,从医院走廊的警句到社区戏台的唱腔,从家风馆的承诺到书画展的丹青……雨湖区用生动实践证明:当廉洁文化真正“沉下去”“活起来”,清风正气便能自然“润出来”,滋养一方水土,涵养时代新貌。这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正是清廉雨湖最深厚的底色和最持久的动能。